首页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凉山州德昌县“三抓三强”提升乡村振兴硬实力

2022-05-27   来源:德昌县委组织部

凉山州德昌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党建引领,鲜明“抓基层、强基层”工作导向,在改革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径。

抓基层组织强内力。一是四级联动激发动能。围绕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探索建立镇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开展议事决策、督查督导工作,推动形成“县委统筹、党委协调、镇级主抓、村级参与”工作体系,着力打造乡村振兴联合体。二是优化组织夯实堡垒。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设立村级党委41个、村党总支13个,规范设置党支部180个,同步设立村纪委48个,保留村党支部11个,按照党组织设置规格分层级做好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工作。三是选育力量建优队伍。多渠道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注重将经过商、务过工、当过兵中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级班子,实现常职干部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从23%升至40.27%,平均年龄从49.8岁降至44.5岁。统筹设置并公开考聘村级专干156名,并作为后备力量管理培养。

抓基层基础强动力。一是多元保障增待遇。建立“基本报酬+考核绩效+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离职生活补助+养老保险补助”村级干部待遇保障机制,村书记和其他常职基本报酬分别按3200、2560元/月落实,较换届前分别增长93.93%、72.97%。二是分类核定调经费。以村党组织设置规格、合村规模和常住人口数量为依据,逐村核定村级基层组织活动经费和公共服务运行经费标准平均14.5万元/村·年,最高达32万元/年。三是教育培训提素质。开展基层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工程,举办村干部培训班16期,对村党组织书记及其他常职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并组织有能力有潜力的常职干部赴外调训学习,出台学历提升奖补制度,引导333名村常职干部参加学历提升工程。

抓集体经济强实力。一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建立农业发展贷款补偿金制度,通过银行优惠贷款、政府风险补偿的方式,撬动农商银行提供1.5亿元的低息贷款。设立10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启动金,按照每村10—30万的标准,采取免息、乡镇担保、三年后分期归还的方式,提供给示范村、潜力村、薄弱村使用,现已累计拨付30个村800余万元。二是优化扶持资金投入机制。将“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划转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深化延展农村“三变改革、五大合作”试点成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覆盖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65个,实现“整村授信”。三是利益联接共促产业发展。推进“党组织+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共建共享模式,组织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股东分红大会,将巨星智慧生猪养殖等6大产业园区打造为全县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示范点。2021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2500万元,村均年生产经营性收入16.09万元。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