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功能区 > 手机报
四川党建手机报(2025年5月12日)

2025-05-12   来源:四川党建

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农历十五

本期导读

> “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纪实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完成进驻

> 共享战略新机遇 同筑圈链新生态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在蓉开幕 王晓晖施小琳单忠德共同启动开幕

> 四川各地各部门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坚持找准差距深挖根源 确保“查有力度”

> 乡村振兴:凉山州喜德县以“三维协同”锻造驻村帮扶铁军,为乡村振兴蓄能赋力

> 基层党建:宜宾市屏山县创新开展“菜单式送党课”活动,有效提升农村党员教育实效

> 图说四川:内江市隆昌市党员先锋“志愿红”护航乡村振兴“产业兴”

> “三会一课”学习专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系列名词解读——碳足迹

党建头条

“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纪实

----------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完成进驻

----------

根据党中央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统一部署,截至5月10日,8个中央指导组完成对21个地方和单位进驻工作。

共享战略新机遇 同筑圈链新生态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在蓉开幕 王晓晖施小琳单忠德共同启动开幕

----------

5月9日上午,以“共享战略新机遇 同筑圈链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在成都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单忠德出席开幕式并共同启动开幕。施小琳、单忠德分别致辞。

四川各地各部门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坚持找准差距深挖根源 确保“查有力度”

----------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的一个小举措,得到该校广大师生的点赞——该校师生通过学校网络理政平台“校园百事通”反映都江堰校区食堂轻食窗口不足的问题。收到问题反映后,都江堰校区后勤部门立即行动,在校区银杏餐厅设立轻食窗口,方便了该校区师生的就餐。

乡村振兴

凉山州喜德县以“三维协同”锻造驻村帮扶铁军,为乡村振兴蓄能赋力

----------

去年以来,凉山州喜德县坚持将加强驻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坚持在制度强根基、赋能提能力、保障聚合力上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蓄能赋力。一是坚持制度强根基。制定《驻村帮扶工作规范》,建立“日常调度+专项督查+群众评议”监管体系,构建县级动态调度、智能平台精准监管、乡镇实地走访“三位一体”监管机制,推动驻村帮扶各项职责和十二项参与事项落实落地。通过建立“县暗访+乡督查+村自查”三级督导机制,紧盯驻村干部管理履职尽责。去年以来,联合开展明察暗访12次,发放“工作提示函”523封,约谈45人,调整轮换驻村帮扶干部76人,召回1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二是突出赋能提能力。创新“理论+实践”双轮驱动培养机制,打造“夯基强本”特色培训品牌。定制乡村振兴政策解读、集体经济发展等10类精品课程,开展集中轮训2期覆盖510人(次)、以会代训6期1500余人(次)。建立“1+N”导师帮带制,组织新任驻村干部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土专家”“田秀才”等优秀人才76名结对在基层一线锤炼培养,推动能力提升多元化。三是强化保障聚合力。实施“五必访”关怀机制,督促各级帮扶单位深化“四个一”行动,尽力帮助解决困难问题53个,解除驻村干部“后顾之忧”。全面落实“六个优先”关心激励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驻村干部“点对点”发送推荐提拔使用函65封,已提拔使用16人、交流重用16人、职级晋升25人、公务员遴选1人,有效激励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基层党建

宜宾市屏山县创新开展“菜单式送党课”活动,有效提升农村党员教育实效

----------

去年以来,宜宾市屏山县围绕适应农村党员实际培训新需求,创新开展“菜单式送党课”活动,着力打通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农村党员家门口。一是创新教学模式,让理论宣讲“活”起来。针对农村党员居住较为分散的特点,组建由党校专职教师、行业专家、乡土人才等组成的党员教育骨干师资队伍150人,采取“2+N”模式(即每个乡镇安排不少于2名县级师资+N名基层师资),深入全县11个乡镇、151个村进行授课。创新开设“流动党课”,利用农村党员生产间隙、农闲时间开展微宣讲,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两会民生政策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宣讲到基层。开展“农村党员进党校轮训工程”,组织农村党员通过县级党校、片区分党校集中培训,累计开展农村党员县级普遍培训5期,培训2650人(次)。二是精准教学内容,让政策落地“实”起来。注重将上级政策与基层实际相结合,开展“菜单式”服务。针对农村生产和疫病防治遇到的问题,邀请相关领域本土专家到现场或利用“屏山先锋云讲堂”开展专题培训,以视频形式提供技术指导。结合全县农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党员教育师资联合研究开发“高质量的镇域经济发展引领区域共同富裕”“生态治理+乡村振兴”等典型案例式教学课程,并组织30名农村党员到浙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跟班学习。建立“宣讲+反馈”机制,活动后及时收集意见建议,今年一季度共收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意见建议32条。三是延伸教学服务,让党员教育“热”起来。通过送课下基层,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领域。探索由党员教育师资与镇党委联合,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职业经理人参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等课题共调研、同试点模式,帮助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规划。针对屏山县山高坡陡、地形破碎特点,开展应急救援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操技能专题培训,协助分级分类制定完善应急预案,今年以来累计培训14场(次)、应急演练22场(次),参训党员800人(次),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应急能力。开通“云课堂”,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政策解读、技术培训、应急救援等内容,累计发布信息46条,点击量1.6万人(次)。

图说四川

内江市隆昌市党员先锋“志愿红”护航乡村振兴“产业兴”

----------

隆昌.jpg

近日,内江市隆昌市着力将党建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在“龙虾节”中组织46名党员志愿者,依托12个志愿服务岗,推行“热心接待、耐心解答、细心观察、贴心关怀、爱心帮扶”五心服务机制,累计服务游客1.2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切实以“志愿红”护航“产业兴”,持续提升乡村振兴“加速度”。

“三会一课”学习专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系列名词解读——碳足迹

----------

碳足迹是指特定对象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特定对象可以是个体、组织、国家、产品等。碳足迹可以用来反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近年来,一些国家的政府正在尝试将碳足迹管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其中产品碳足迹应用最为广泛。加快构建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有利于促进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和生产生活方式,增进碳足迹工作国际交流互信,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温馨提醒★

四川党建手机报由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办,面向全省党员、基层党组织书记、选调生和党务干部等统一定制、统一推送。

感谢您对四川组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您顺心如意!

欢迎您向四川党建手机报提供新闻线索或稿件。

投稿邮箱:sc1237123sjb@163.com。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