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 四川:红色村落集体“上网”
> 乡村振兴:成都市都江堰市聚力开展“五个行动”,推动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高质量发展
> 基层党建:宜宾市叙州区开展“六个一”活动,力促流动党员教育培训见到实效
> 图说四川:眉山市东坡区畅叙流动情,共话发展新篇章
> “三会一课”学习专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系列名词解读——未来产业
2025-02-24 来源:四川党建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农历廿七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 四川:红色村落集体“上网”
> 乡村振兴:成都市都江堰市聚力开展“五个行动”,推动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高质量发展
> 基层党建:宜宾市叙州区开展“六个一”活动,力促流动党员教育培训见到实效
> 图说四川:眉山市东坡区畅叙流动情,共话发展新篇章
> “三会一课”学习专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系列名词解读——未来产业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农业再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同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守正创新,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详情请点击:https://www.scycjy.gov.cn/contents/3/103805.html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详情请点击:https://www.scycjy.gov.cn/contents/179/103819.html
四川:红色村落集体“上网”
----------
近年来,四川省委组织部打造红色村落数字化服务平台,全省86个红色村实现全覆盖,以智慧化党建助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成都市都江堰市聚力开展“五个行动”,推动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高质量发展
----------
去年以来,成都市都江堰市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以石羊镇竹瓦社区和徐渡社区为试点,聚力开展“组织架构提升、资源盘活利用、品牌塑造招商、人才培育孵化、运营管理规范”五大行动,促进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高质量发展。一是聚力开展“集体经济组织架构提升”行动。规范注册金额和法人代表身份,完成竹瓦社区农业有限公司、诗画蕊里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以及都江堰市归园微景农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手续,降低集体经济独资公司注册资本10万元,及时调整不符合规定的公司成员。全面推行“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共赢新机制,与京东都江堰特产馆、农贷通直播平台等合作共销川芎浴足液、川芎精油、川芎暖宝宝等系列农特产品,销售额达30万元。二是聚力开展“集体资源盘活利用”行动。探索“作价入股”,以竹瓦社区育苗中心为试点,与四川农业大学开展“川芎育苗科研中心”项目合作,建立川芎水稻良种繁育及绿色高效生产实验机制,实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产业链延伸与产品开发。聘请专业机构对原徐渡社区办公室、日间照料中心等4处闲置资产进行评估并公开竞价,预计实现收益6万元。分类建立社区闲置劳动力资源库,成立正通晟安“红色劳务”服务公司,通过联动杏有灵溪、林隐晓渡等农旅项目企业,精准推送务工人员30余人,推动农民增收近4000元。三是聚力开展“文化品牌塑造招商”行动。广泛借助中国日报社、四川观察、川观新闻等主流媒体,宣传推介“灌县川芎”“西部银杏第一村”等特色品牌,其中川芎红茶、川芎精油等特色产品亮相2024中国农民丰收节都江堰田园体验季活动现场,川芎美食制作在央视《味道》栏目播出。结合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等土地资源梳理情况,制作独具“青城县”“花蕊夫人”等厚重历史文化的石羊招商手册,洽谈推动中福文旅民宿、林语花溪亲子旅游目的地等项目落地。四是聚力开展“专业人才培育孵化”行动。联合四川省农科院建立“乡土精英”培育机制,依托专家工作站,常态化开展农业科技种植技术等培训,培育本土经营性人才。调动驻石羊镇30名选调生、16名“三支一扶”人员开展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培训,协助推进社区集体经济工作。成立“堰水·传明说法”社会工作室,以司法方面老干部、老同志为骨干,培养社区基层治理能手22名,有效解决社区专业化队伍少、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五是聚力开展“营运管理规范”行动。建立村集体经济创收激励机制,规范集体经济组织提取奖励资金流程,对集体经济创收积极贡献的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及管理团队及时奖励,提高成员积极性。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指导石羊镇21个社区通过委托会计记账公司或聘请专业会计人员单独核算集体经济账目,建立集体资产清查报告制度,定期对成员关心关注的征地补偿款、项目支出、收益分配等重要事项进行专项公开,有效提升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质效。
宜宾市叙州区开展“六个一”活动,力促流动党员教育培训见到实效
----------
春节前后,宜宾市叙州区利用节假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通过在流动党员中举办一期流动党员专题培训班、召开一次茶话会、讲一堂微党课、开展一次《学习教育登记卡》年检备案、开展一次慰问、发放一份大礼包“六个一”活动,让流动党员沟通联络不断线、理论学习不掉线、作用发挥不离线。一是聚焦需求补学补训,推动教育内容精准落地。举办叙州区“看变化·强学习·谋发展”流动党员培训班,在训前,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发放课程设置意向清单,收集流动党员在政策讲解、党史教育、典型先进等5个类别110余条课程需求。结合党员队伍建设要求和流动党员课程需求,设置党的创新理论课、实用政策课、实地参观课、交流分享课、自主学习课、实践锻炼课6类课堂,从理论到实践,从室内到室外,让培训内容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在训中,区委组织部选派1名干部全程跟班联络,区委党校成立培训项目管理组,选派2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副班主任,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在训后,向学员全覆盖发放党员教育培训满意度测评表,让学员从培训方案、培训实施、培训保障、意见建议等9个方面对本次培训班进行客观评价,倒逼区委党校持续提升培训实效,帮助师资完善授课内容、丰富授课形式。二是整合资源创新方式,丰富教育方式提升实效。举办流动党员“话家乡发展”交流分享会,邀请区级相关部门和17个乡镇(街道)业务骨干参与,鼓励7名流动党员代表上台,结合自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围绕其在外务工与返乡后的对比、变化、经验与体会,就如何为家乡发展做贡献进行分享交流,为家乡建言献策20余条,变传统的“被动听”为“我来讲”,丰富教育培训形式,加强基层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沟通联系,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组织开展现场教学,组织50名流动党员到储能产业园、三江口、岷江蔬菜园等现场教学点参观调研。在17个乡镇街道开展“我为家乡做贡献”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实践活动,以乡镇(街道)为实施主体,分类建立兴村预备岗、志愿服务岗、技术帮带岗等,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为流动党员搭建作用发挥平台,引导返乡流动党员参与家乡发展。三是完善机制精细服务,突出用心用情激励担当。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以村(社区)为主体,对辖区流动党员开展“拉网式”摸排,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会、茶话会、电话联系等方式,全面摸清3800余名流动党员家庭、工作等基本情况,对春节期间已返乡的流动党员,查看《党员学习教育登记卡》使用情况,重点了解政治理论学习、在流入地参加活动、是否有返乡意愿等情况,建立流动党员流入、流出两本党员信息台账。以乡镇(街道)为主、区级部门联动的方式,采取上门走访、电话联系、发放慰问金、寄送慰问信、开展专项服务等多种形式,对本地返乡流动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听取和梳理流动党员反映的困难、问题和需求240余条,并及时协调帮助解决,让返乡流动党员感受到家乡的关心和温暖。坚持关心与关爱、激励与支持并重,聚焦流动党员所想、所盼,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会同人社、农民工服务中心、医保等方面,收集整理学习资料、就业创业支持、就医就学政策、法律援助等流动党员“大礼包”,利用场镇赶集日、“春风送岗”活动等发放,增强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归属感,为流动党员提供贴心、暖心服务,以真心真情做好流动党员服务工作。
眉山市东坡区畅叙流动情,共话发展新篇章
----------
近日,眉山市东坡区紧抓流动党员节假日集中返乡契机,组织召开返乡流动党员座谈会、培训会,邀请流动党员从自身视野出发,谈感悟、提建议、话发展,深入了解掌握流动党员在外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传递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及时开展教育培训,鼓励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积极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引导其在服务他乡、回报家乡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截至目前,全区已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培训会46场、覆盖流动党员800余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系列名词解读——未来产业
----------
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经济增长的最活跃力量,有望培育发展成先导性支柱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世界主要国家都在抓紧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我国重点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方向,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类脑智能、量子科技、原子级制造、生物制造、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氢能等未来产业,这是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
★温馨提醒★
四川党建手机报由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办,面向全省党员、基层党组织书记、选调生和党务干部等统一定制、统一推送。
感谢您对四川组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您顺心如意!
欢迎您向四川党建手机报提供新闻线索或稿件。
投稿邮箱:sc1237123sjb@163.com。